【中国花卉报】富春江畔再现自然生态
发布时间:2017-11-15 来源:中国花卉报 作者:于会莲 张楠 字体大小:小 中 大
由华体网页版_华体(中国)承建的三江两岸整治———江滨西大道景观工程(一期)位于杭州富春江畔。工程全长近千米,施工面积近6万平方米,施工内容包括土方造型、广场铺装、绿化种植、观景平台、阳光沙滩、管道安装等,营造出集自然生态、文化意蕴于一体的富阳水岸风采。该项目荣获“2016年度杭州市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金奖”。
乡土树种唱主角
由于项目紧临富春江,在首先满足防洪、泄洪条件的同时,既要与富春江的整体景观特色保持一致,又要体现生态自然的城市景观新貌,因此,该工程植物选择可谓煞费苦心。由于项目地形变化较大,上下高差将近10米,经过多方考量,最终形成了最下方沿水的水生植物,然后到消落带的湿生植物,再通过草坪过度到坡顶的旱生植物,从低到高形成了序列排式的绿化景观。
“为体现生态多样性,工程中应用的植物品种近200种,乔木、灌木、地被、草坪等有机结合,营造出丰富的植物群落。其中,上层空间以榔榆、榉树、沙朴等为主,既有绿树常青,又有色叶变化;中下层空间配置桂花、红枫、早樱、金叶榆、杨梅、石榴、月季等,再加上大花金鸡菊、天人菊、石竹、矮牵牛等草花,既可观叶,又可观果,还能欣赏各色花儿绽放。”项目现场负责人姜雪军如是介绍。春天繁花似锦,夏日杨柳垂岸,秋季桂花飘香,冬日腊梅绽蕾。春夏秋冬,美景从不缺席。
乡土树种的应用是工程的一大特色。堤岸上种植着乌桕、枫杨、玉兰、桂花等各类乡土乔灌木,堤侧河滨景观多种植香樟、朴树等华东地区特色树种,树干高、树形多姿,苍翠挺拔,极具地域特色,消落带以耐水淹的杞柳、旱柳、水杉等为主,具有浓郁的潮汐景观特色。
工程中有大量大规格的乌桕、枫杨等植物需要移栽,这些树种主根发达、侧根较弱,移植难度较高,针对这些树木特点,项目部将多种技术手段有机结合,确保苗木的高成活率。如在种植前,对树木进行切根、疏枝整形、增施基肥等;同时通过主干保护,根部水分补充,喷雾、剪枝、创口消毒、病虫防治等手段来培育、增强植株对搬移的适应性和抗性,加强新发须根的吸收功能;在种植中则采用公司的自有专利,通过激素、保水剂、修剪、微喷技术的综合应用,不仅有效提高了这些乡土树种的成活率,而且后期的景观效果也得到了有力保证。
细节之处见匠心
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,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态势和后期的景观效果,但土壤肥沃还是贫瘠,并不能直观看出来。对于一名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园林人来讲,土壤却是最不容忽视的细节。“把土壤处理好,并施以充足的底肥,不仅能使植物生长更加茂盛,而且能减少杂草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。因此这一步绝对不能马虎,不能偷工减料。”姜雪军如是说。
在施工时,虽然工地现场土质不错,但项目部还是坚持对土壤进行改良。铺设草皮的土壤,全部按比例掺入沙子,既利于草坪生根发芽,又有利于保持草坪平整度。种植灌木的土壤,则施以钙镁磷肥、复合肥等底肥;种植乔木的土壤,全部按比例加入有机基质和经过处理的猪粪、羊粪、兔粪等有机肥料;部分通气性差的土壤,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易丰竹炭有机基质进行改良。如今,枝繁叶茂的香樟、银杏,硕果累累的海棠、杨梅,绿油油的茶梅、兰花三七等,无声地彰显着施工人员在“看不见”的地方的用心。
于细节处见匠心。配电箱的突兀存在,会使园林景观大打折扣。而在该项目中,放眼望去,却很难见到配电箱的身影。难道这里没有配电箱吗?当然不是。“我们用木塑栅栏将它围起来,并留有方便开关的门,周围种上球类植物或亚乔,如红叶石楠球、鸡爪槭、羽毛枫等。”木质材料与植物的搭配清新自然,孤零零的变电箱成为漂亮的小景。
被“隐蔽”的除了变电箱,还有厕所。位于堤岸上的公厕,周边种植了香樟、朴树、榉树、石楠、红花檵木等植物,被掩藏在一片绿色中。厕所入口处,用红枫、桂花、金森女贞等植物布景,疏密有致,既用植物软化了建筑的生硬,也留足了空间便于人们找到入口。
此外,在一些主要树木上,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吊牌,上面写着植物的名称,还有一个二维码,扫一扫就可了解关于这种植物的知识,既环保又有科普作用。
克服江水潮汐习性
在富春江边施工,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江水的潮汐习性。每个月的农历初三和十八前后,是钱塘江的月度大潮汛,受此影响,每个月至少有12天的施工时间都会受潮水影响而无法进行。
潮讯来临前,如果一天、甚至半天的施工任务没完成,就要拖后一周,若遇到下雨,很快又迎来下一个潮讯,可能半个月都无法施工,对施工进度带来极大影响。
作为富阳本地人,姜雪军对富春江潮水的习性极为熟悉,因此安排工期时,会巧妙地避开这些日期,在汛期来临前完成工作。有时来不及,甚至要从其他工地调人支援。面对这种人力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,项目部通过合理安排工期、加班加点增派人手,还是如期完成了施工任务。
如今,走在江滨西大道,堤上,绿树成荫,花果飘香,草坪青翠,站在观景平台上,还可远观富阳鹿山大桥雄伟壮观;堤下,3000多平方米的阳光沙滩是孩子们的乐园,江边的菖蒲、千屈菜、金鱼草等水生植物长势葱郁……原来散点式的公园和绿地通过绿道有机地串联在一起,实现了点、线、面的综合贯穿。
“湖天一色”的江畔景观。
多层次的乔灌木组合。
被木塑栅栏和植物“保护”起来的配电箱。
湖边的人工沙滩是儿童的乐园。
悠长的木栈道兼顾运动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