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花卉报】生态与人文相融的城市景观
发布时间:2019-01-03 来源:中国花卉报 作者:闫业辉 蔡亚晓 字体大小:小 中 大
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城市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(二区)设计、施工总承包(EPC)项目位于素有“华夏之根”称号的渭南市临渭区,分为三路、一园共四个子项,其中三路为仓程路、东风大街、民生路道路绿化提升改造,一园为渭清路城市西部生态公园提升改造。由华体网页版_华体(中国)施工,该项目在“中心城区四纵四横”绿化体征中提出的“4432”模式,被渭南市政府认定为“渭南模式”,成为渭南市城市园林建设的标杆和典范工程。
仓程路的“夏日风情”,民生路的“寒梅傲雪”,东风大街的“丝路花语”,渭清路城市西部生态公园的“诗意的栖居”设计理念,与项目整体设计理念“华山风骨,渭水襟怀”相融。三路一园各具特色,春夏秋冬各有美景。
该项目着重打造沿仓程路和渭清路两条南北向城市绿廊。设计打破原有西北城市绿化景观一成不变的阵列布局,在高铁站对面仓程路端头,设计以造型油松为主的迎宾景观,丰富植物组团层次,引进耐旱耐寒的常绿品种,完成渭南市人民对城市景观从园林变园艺的期待,打造焕然一新的城市新风貌。
渭清路城市西部生态公园位于城市西部,是市区纵跨南北的综合带状公园,面积22万平方米。园内设计有5.6公里的绿道与渭河生态廊道相连。根据周边需求不同,沿绿道分布生态涵养段、运动休闲段、慢生活体验段三个段落。公园内既有现代化的综合运动场地,又有静谧的林下空间;既有现代风格的景观构筑,又有古意韵雅的亭廊轩榭。漫步其中,各得其所,体味城市山林韵味,尽享都市健康生活。
西北气候春冬干旱,夏秋多雨,旱涝分明,为调蓄城市雨洪,沿带状公园划分若干旱溪景观,雨水经过旱溪系统过滤,形成既可供市民观赏玩耍又可供园林养护的水体景观。十二座各式景观桥相映成趣,将整个公园打造成具备雨洪管理体系的生态公园。
公园内的旱溪场景模仿于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的箭峪岭,“华山印象”景墙以渭南华山的“鳄鱼背”为原型设计,景观材料均在箭峪就地取材,将石板、磨盘等多种本土景观材料运用其中,在保证景观具有本土气息的同时充分体现公园的经济性。
针对该地区雾霾严重,整体常绿植物偏少,冬季污染严重的问题,该项目在植物配置上引进江南水乡风格的苗木品种,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蕴意,打造了一个符合当地特色的江南风景。同时在设计施工中按照园林绿化“4432”工作法(即,四大原则:生态、节约、绿化为基础、广泛征求意见;四个层次:按照大园林格局对四纵四横主题大道、十个精品小道、广场公园街头绿地、进社区到单位走阳台垂直立体绿化全覆盖四个层次提升改造;三大转变:实现中心城市绿化的落叶向常绿转变,绿化向彩化转变,园林向园艺转变;两个增加:春夏秋增花添彩,冬季增绿吸霾),以独具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景观营造手法,呈现出集生态自然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城市景观风貌。
在道路端头节点,设计以油松造型为主的迎宾景观,选用耐寒耐旱的常绿植物,营造丰富的组团效果。
春天,紫荆绽放,如置身花海。
调蓄城市雨洪景观,可赏可用。
特色鲜明的道路铺装景观。
旱溪景观材料就地取材,在保证本土气息的同时充分体现公园的经济性。